黄经理
198-4261-0850
1、⑵结论: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,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缘故,如果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,没有使物体加速或减速的原因,物体就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,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。
2、根据动能定理列式。设摩擦力因数为k,质量小的:-1/2mv=-kmgs,即1/2v=kgs,同理大球也是该等式,由此可见s只与v有关,因为v相同,所以两球滑行距离一样远。选C。
3、如果A、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,弹簧释放后A、B分别相对小车向左、向右滑动、它们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A向右,FB向左,由于mA:mB=3:2,所以FA:FB=3:2,则A、B组成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不为零,故其动量不守恒,A选项错。
1、首先,千斤顶测动摩擦系数测量,试验设备采用压力试验机,试验机级别为1级,示值相对误差最大允许值为±0%。
2、每个测点用五次测定读数的平均值代表测点的摆值,并用五个测点的摆值的平均值,代表该测定路段摆值。
3、流体摩擦系数大概在10/e — 10e。流体摩擦系数与介质,流态,流速有关,变化范围较大,大概是10/e — 10e。摩擦系数指两表面间的摩擦力和作用在其一表面上的垂直力之比值。
直线导轨摩擦系数理论上在0.01至0.02之间,但实际应用中由于安装平行度,为消除间隙采取的预紧,回珠器曲线失真(在高速时体现),内外滚道一致性等因素不可控性太强。常常大于理论值很多,按照0.15核算。
动摩擦系数0.002~0.006μ之间。但是不同导轨厂家的机构不一样。可能有所出入。这个似乎IKO的大致标准。
如前所述,由于滚珠在导轨与滑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为滚动,可减少摩擦损失。通常滚动摩擦系数为滑动摩擦系数的2%左右,因此采用滚动导轨的传动机构远优越于传统滑动导轨。
直线导轨的规格与导轨最宽处的尺寸并不完全相同,数据只是近似,比如15导轨最宽处尺寸15,20-20,25-23,30-28或者35-34,45-45,55-53,65-63(前面为导轨规格,后面为导轨最宽处尺寸)。
如前所述,由于滚珠在导轨与滑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为滚动,可减少摩擦损失。通常滚动摩擦系数为滑动摩擦系数的2%左右,因此采用滚动导轨的传动机构远优越于传统滑动导轨。上文由凡一导轨网提供,希望能帮到您。
额定静负荷,容许静力矩,静安全系数,额定动负荷,寿命,硬度系数,摩擦系数,宽度尺寸,滑块类型,单只滑轨上的滑块数量,密封形式,预压等级,导轨全长滑轨起始端安装孔距,精度等级等。
匀速运动,说明拉力等于摩擦力。即f=μmg=100,μ=100/mg=100/200=0.5 拉力的竖直方向分量为Fsin53=120N。设地面支持力为N,则竖直方向上:N+120=mg,则N=80N。则摩擦力f=μN=40N。
联想 以上两种解法,正好体现了解答物理问题的两种典型思路。方法一从比较两车的速度关系和位移关系出发,经过仔细而严密的逻辑推理,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结果。这种解法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,物理情景比较清楚。
)选A。相等。设想水流是静止的。则物落时静候在那时不动。船向前趟t1后发现有物掉落。随即返回。因水是不动的。所以返回到掉落处所用时间与t1相等。2)此题实际上是求等腰三角形的高。
知物体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,可知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x=mgsinα与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相等。即是f=mgsinα。
此题的本质是考察牛顿第二定律,只不过这是涉及两个物体。方法隔离法,分别分析小球和框架。由于框架对地面的压力为0,所以先分析框架。
1、动摩擦因数的计算公式:μ=f/N(μ为动摩擦系数,f为摩擦力,N为正压力)。
2、摩擦系数公式是:摩擦力=正压力×摩擦系数。摩擦系数(friction factor)是指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,但还没有相对运动时的摩擦系数,一般用符号μ0表示。当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,接触面的压力为N。
3、定义和计算方法 解析:摩擦系数,是指两表面间的摩擦力和作用在其一表面上的垂直力之比值。它是和表面的粗糙度有关,而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。依运动的性质,它可分为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。
4、.06~0.15之间。根据查询相关公开消息显示,滑动螺旋传动,在定期润滑的条件下,丝杠与青铜(或铸铁)螺母间的滑动摩擦系数f在0.06~0.15之间,摩擦阻力大,传递效率低(一般低于40%)。
5、摩擦力大小计算公式表示为:f=μN,其中N代表压力,单位为牛顿,μ代表摩擦系数。摩擦力的概念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,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,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,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