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经理
198-4261-0850
1、间断工作:轴转速200r/min,润滑周期1天一次。连续工作,工作温度小于40℃:轴转速200r/min,润滑周期每班一次。连续工作,工作温度40-100℃:轴转速200r/min,润滑周期每班二次。
2、中小型电动机(80-355)应更换一次,以便正常连续运行六个月。如发现油的颜色变暗,上面有水滴或尘埃聚集,应立即更换油脂硬化及变质或轴承加热(轴承运作温度不应超过摄氏95度)。
3、大多数用于滚动轴承的润滑脂更换间隔从两周至两年不等。但许多滚动轴承仍在年度计划检修停机期间更换一次润滑脂。在下限条件下,轴承以极限转速或接近极限转速运行时,其更换润滑脂的频率应为6-8小时一次。
4、您好!轴承理论上可以使用20000-80000小时,但是具体寿命要看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和工作强度等。
(1)轴承载荷大,转速低时,应选择锥入度小的润滑脂,反之要选择锥入度大的。高速轴承选用锥入度小些、机械安定性好的润滑脂。特别注意的是润滑脂的基础油的粘度要低一些。
(1)轴承载荷大,转速高时,应选择锥入度大的润滑脂,反之的话则要选择锥入度小的。若是高速轴承,则选用锥入度小些、机械安定性好的润滑脂。
第一,根据设备工况选择合适的润滑脂。高转速,如果是轴承的转速比较高,且常温使用,如低于130度,往往选择基础油黏度较低的全合成高速轴承脂,如果是转速高,且使用温度也比较高的,可以选用全合成高温高速轴承脂。
(3)滑动轴承在水淋或潮湿环境里工作时,应选择抗水性能好的钙基、铝基或锂基润滑脂。(4)选用具有较好粘附性的润滑脂。
采用滚柱轴承的坐标镗床,如T4240、T4163等,其主轴与轴承之间为过盈配合。
按轴瓦结构可分为圆轴承、椭圆轴承、三油叶轴承、阶梯面轴承、可倾瓦轴承和箔轴承等。轴瓦分为剖分式和整体式结构。
有两种间隙,一是轴承和轴瓦的间隙,二是轴承径向串动间隙。第一种间隙过大会使轴承或轴瓦撞击受伤,润滑油压力减小,间隙过小会使轴承或轴瓦负荷剧增,甚至烧蚀(抱瓦)。
提高承载力,延长轴承使用寿命等。压间隙正确的说法是预紧。一般滚动轴承加工装配后都会留有间隙,在一般场合这个间隙会导致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大幅下降,所以滚动轴承设计使用时都会添加一定的预紧力来减少间隙。
滑动轴承轴瓦间隙有几种?各起什么作用? 有两种间隙,一是轴承和轴瓦的间隙,二是轴承径向串动间隙。第一种间隙过大会使轴承或轴瓦撞击受伤,润滑油压力减小,间隙过小会使轴承或轴瓦负荷剧增,甚至烧蚀(抱瓦)。
轴瓦的作用:称为滑动轴承,主要用于轴与座孔之间的联结、支撑和传递动力。轴承壳是滑动轴承和轴颈之间的接触部分。是瓦状的半圆柱面,非常光滑。一般用青铜、减摩合金等耐磨材料制成。
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,当新装润滑脂的轴承开始转动时,润滑脂首先从转动元件上被甩出,并快速地在轴承盖的腔内循环、冷却;随后,润滑脂又从旋转的轴承座圈外侧切入到转动元件上。
电机在出厂时已经加好了润滑脂,一般更换周期为5000小时。
建议你根据你电机的工作精度给电机做个周期检测;检测电机的轴向、经向、轴颈向的间隙;通过这些数据你就可以自己定制标准了。
中小型电动机(80-355)正常连续运转六个月,应更换润滑脂一次。当发现油脂色泽变暗,上面有水珠或灰尘聚集;油脂硬化变质或轴承发热(轴承的运行温度不应超过95℃)等现象应立即更换油脂。
间断工作:轴转速200r/min,润滑周期1天一次。连续工作,工作温度小于40℃:轴转速200r/min,润滑周期每班一次。连续工作,工作温度40-100℃:轴转速200r/min,润滑周期每班二次。
1、一般运行5000个小时加一次,大概半年左右。加油量为1/3-1/2差不多,不能加太多,太多轴承容易发热损坏。
2、电机加油这事不能只看规定,厂家一般是要求3000小时加一次,5000小时更换。但是由于电机运行环境的不同就要根据经验及电机的运行状况来看。如果电机运行温度符合要求,声音也正常,我个人认为没必要加油。
3、一般规定是3000小时左右,也不是硬性规定,得依据电动机运行实际情况而定,如环境较差、灰尘多就需要适当缩短时间。
4、一般的电动机运行5000小时左右,即应补充或更换润滑脂。运行中发现轴承过热或润滑变质时,液压及时换润滑脂。